欢迎光临~火狐体育
火狐体育
全国客服热线:

0519-83188355

JZQ齿轮减速机

  • 火狐体育:人物报道要见“精气神”
  • 火狐体育官网入口:人物报道要见“精气神”
  • 火狐体育官网登录入口:人物报道要见“精气神”
火狐体育:人物报道要见“精气神”火狐体育官网入口:人物报道要见“精气神”火狐体育官网登录入口:人物报道要见“精气神”

人物报道要见“精气神”

  人物报道特别是经典人物报道怎么写,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。写出来容易,但要写得好确实不易。怎样才算写得好呢?我认为,得从报道中看到“精气神”。既要看到当事人的精气神,也要看到作者的精气神。

  2024年12月23日《长江日报》的“封面人物”《吴春桥:我的目标是误差0毫米》,就是一篇精气神十足的人物报道。可以让我们学习。

  什么是极限性呢?对于一个人来说,就是他在干某一件事时,已经做到最大限度,几乎不可能再前进了。但是,从心理学的角度看,人往往就喜欢追求极限,对极限有一种探究的欲望,以获得心理上满足。

  “误差0毫米”就是一种极限。对于读者而言,很想知道或者说“窥探”吴春桥是一个怎样的人,他怎么做到这样的极限,他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?

  “误差0毫米”也是一种极致。什么样的人能做到这样的极致呢?这也引出了文章所讲的“大国工匠”。吴春桥就是一位敬业、严谨,有着“一股子狠劲”的大国工匠。

  通讯常见的开头,有开端进入情节、起笔刻画人物、场景描写在先、巧妙设置悬念、引经据典开篇等多种形式。

  在这篇报道中,开头的“这双手”可以视为起笔刻画人物或者巧妙设置悬念。说刻画人物,是因为这双“厚实、有力,布满硬厚的老茧”的手,是吴春桥的手,从这双手我们大家可以想到吴春桥是一个以劳动立命的人。说设置悬念,是因为这双手为何会“布满硬厚的老茧”,为何需要“一天400多次搬起每块重五六公斤的耐火砖”,就像读标题一样,读者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继续探寻答案。

  同时,我们从连续6次“这双手”起段,可以感受到递进式的人物轮廓、排比式的强烈节奏,以及文字呈现出的建筑美。

  闻一多在谈新诗时提出了“三美”主张,即音乐美、绘画美、建筑美。通讯也可以呈现这“三美”,语言的表述和节奏、现场的动态和细节、段落的逻辑与布局等。当然,并不是说通讯必须要达到几美不可,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。

  用吴春桥的直接引语作小标题,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,这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执着。同时,3个小标题用层层递进的关系,刻画了吴春桥爱岗敬业、精益求精、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。

  第一个小标题,“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,才能干出名堂”。一个27岁才学艺的“泥水匠”,到底能干出啥名堂?这是很多人的疑问。然而,吴春桥就干出来了。他是怎么干的呢?爱和钻。干出了名堂,拿了全国性的大奖,可以歇一歇了吧?不能歇。

  第二个小标题,“能拿第一为啥不去拿,拿了第一就更不能懈怠”。我们常说,精神所在,就是力量所在。从小处说,“不能懈怠”是吴春桥的精神品质。往大处看,“不能懈怠”是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水平发展的人的精神血脉。

  第三个小标题,“国家给了这么多荣誉,就希望鼓励更多年轻人扎根一线”。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吴春桥的荣誉是一步一个脚印博出来了。那么,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做什么?是不是应该扎根基层、扎根一线,是不是需要在实践中锤炼,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?这个小标题,能够理解为吴春桥的希望,也能够理解为作者的总结。

  其一,作者描写的细节。如“一座焦炉有600多种不相同的型号的耐火砖,每个部位不同结构砖型的砌筑手法都不一样”“吴春桥砌筑时一般不戴手套,只为寻找最佳手感,他的手因此经常脱皮、起泡。”

  其二,别人对吴春桥的评价。如他的妻子、女儿、搭档、领导等。他妻子陈义红说,丈夫有时一年在家的时间不到两个月,彼时,女儿只有几岁,她一度“不想跟他过了”。

  在人物采访中,切忌自说自话,一定要多采访当事人的家人、朋友、同事,只有通过“第三只眼”的观察,才能触摸到当事人更加立体、更加鲜活的形象。也许,当事人的形象并不完美,就像吴春桥在妻子眼里的是不顾家的,在女儿心中如“游子”一样,但正是这些真实却不完美的细节,反而让吴春桥的形象更加鲜活、立体,既回答了他是如何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且不懈怠的,也让读者线毫米”的目标来之不易。

  不管是吴春桥带领团队研发机器人,还是他和搭档一起总结“工法”,或者谈及希望年轻人扎根一线,都是他家国情怀的体现。

  家国情怀看似宏大叙事,其实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。在这篇报道中,作者并没有用生硬的政治化表述,也没有用慷慨激昂的陈词表达吴春桥的决心,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他对工作的热情和对祖国发展的美好期待。

  “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”出自老子的《道德经》。九层之台尽管很高,但它依然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,这就是说,只要有毅力和恒心,坚持踏踏实实、点点滴滴的积累,终会成就一番事业。这句话,再加上吴春桥关于耐火砖的表述,精警有力,有一种令人感奋的力量。

  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新闻报道呢?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,靠好的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得来。

  从这篇报道中我们大家可以看到,只有深入基层、身在现场、看到实情,才能了解人物的内心、事件的发展,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;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,才能深入思考个人发展与时代发展的紧密联系,引导青年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;只有过硬的“笔头”,才能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好中国声音。

  我非常喜欢《长江日报》当天的评论《平凡的劳动成就伟大的创造》中的这句话:“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美丽,劳动的价值不容忽视、扭曲和遮蔽。吴春桥的故事告诉我们,再平凡的劳动者也可以活得有价值、有尊严、有意义。”